反垄断法在颁布15年后迎来初次大修,第三次修订反不正当角逐法;
推进颁布公平角逐审察条例,达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审察全覆盖;
拟定了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等12部支撑法律推行的配套规章……在“优质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媒体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破除地方保护、维护统一大市场的一系列愈加完善的规范举措。
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老问题,也是难点。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恶性角逐,以税收打折、补贴政策扭曲要点配置;
有些地方环保执法、涉企检查等监管执法不统一,增加企业经营规范性本钱……从全局看,这类保护政策致使低层次重复建设和同质化角逐,妨碍市场优胜劣汰,妨碍了要点资源的高效流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议》提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重点堵点,促进产品要点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应当看到,只有加力疏通堵点、协同进步、深化改革,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和自我“小循环”,才能更好激起经营主体活力,形成好产业生态,增强经济进步的内生动力。
疏通堵点,找准“小切口”。以推进企业跨地区迁移和经营便利化为例,现在,安徽实行企业省内迁移“一键直达”;
京津冀三地率先在国内达成企业跨地区迁移登记迅速办理;
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等10个省市拓展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集中攻关试点,正加快建设企业跨省迁移登记数据传输系统……把好事办好办实,才能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协同进步,下好“一盘棋”。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成绩的获得不能离开“破”与“立”。“破”,是在市场监管范围,通过统一执法标准、统一监管队伍、统一追溯体系等,有效破除区域分割;
“立”,是在科技成就转化方面,探索“研发在飞地、制造在当地”等有益尝试,让资源要点充分流动。如此的破立并举,值得借鉴参考。
改革,破除的是体制障碍,转变的是进步理念,要从本位主义、各自为战转向地区协作、抱团进步。近期,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完成山西、辽宁等10个省份分平台接入工作,达成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方位贯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各地提供了重塑进步优势的宝贵机会。着眼国家所需、考虑自己所能,因地制宜布局产业,就能在错位和补位中达成更大进步。
(中国经济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