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攻坚等工作策略的公告》。
此次共发布10项攻坚策略,涵盖市场准入、企业迁移、社保服务、招标投标改革、医疗结果互认、物流降本、筹资信用、统计改革、联合监管、行政执法等范围,形成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改革矩阵。
其中《招标投标范围改革攻坚工作策略》(以下简称《策略》),针对目前市场反映强烈的平台分割、步骤烦琐、地区壁垒等问题,提出四大突破性举措。
招标投标范围四大举措改革攻坚
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买卖“一网通办”
《策略》明确,应依托省级公共资源买卖系统升级改造,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买卖系统,根据“省建市用、全省运行,集约管理、逐步替代”的原则,统筹全省公共资源买卖类别、全步骤电子化买卖等业务应用和功能需要,逐步部署至各市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站。
《策略》指出,2025年9月底前启动全省统一公共资源买卖系统建设。建设全省公共资源在线交易大厅,为各类主体提供统一的项目入场、信息发布、文件下载、文件递交等电子化买卖服务,2025年年底前达成“一门进入、一屏发布、一网受理”。
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正常的状态推行
《策略》明确,应优化全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推进评标专家、买卖场合、评标机位统一随机调度,2025年9月底前颁布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操作指南、省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调度工作应对管理规范等规范,达成省域内公共资源买卖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活动正常的状态拓展。
《策略》强调,要加大与国家远程异地评标和专家库共享技术指标对接,推进调度系统与省姥爷共资源交易网站互联互通,加快达成跨省域协作、专家共享。
全方位达成移动数字证书全国互认
《策略》指出,应推进买卖系统对接3个以上数字证书应用程序和30个以上移动数字证书及印章,全方位达成全省移动数字证书全国互认,支持全国各地经营主体通过移动扫描二维码方法跨地区拓展招标投标活动。
加快推进“评定离别”改革
《策略》明确,要颁布《河南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评定离别”管理方法(试行)》,厘清评标专家和招标人职责,优化中标人确定程序。推进分散评标、“暗标”评审等,持续提升评标公正性。
多范围协同发力优化市场生态
《策略》与此次发布的其他9项策略形成改革合力,其他策略的多项举措与招投标范围改革相互支撑。其中,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将全方位梳理涉招投标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对违规增设准入条件、扩大准入范围等情形予以纠正,这与4月18日中共河南委办公厅、河南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塑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严禁设置隐性门槛”的需要一脉相承。
《建议》明确指出,要持续深化招标投标范围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排查清理隐性壁垒,改革健全招标投标体制机制,加大协同监管,推进形成高效规范、公平角逐、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严禁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设置附加限制条件,严禁拟定歧视性政策,严禁设置“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隐性门槛。这与《策略》形成了政策合力,进一步推进招标投标范围改革攻坚。